人生不只是金錢和物質,我們怎樣能夠活出美好人生? 下面有19樣東西指示我們邁向快樂,充實而美好的人生的方向,讓我們既有目標與盼望,有信心和能力面對人生問題與困難,亦可以感到生活是無憂無慮.
開心記憶 - 記憶是可以選擇的,慣性選取形成記憶,記憶構成人生圖畫,是絢爛還是灰暗,視乎你所專注的選擇! 注意,情緒是有記憶的,所以,如果你想你的子女及所愛的人開心,你便要選擇給與他們充份的開心記憶. 研究發現愉快的童年能夠直接影響個人將來的家庭及事業發展,而彼此欣賞的開心經驗能夠有效地維繫夫妻的甜蜜關係. 構建良性循環 - [憧憬]與[盼望]能夠支持我們有力量地活出美好人生,而當我們能夠肯定自己所做的事情及努力的方向時,我們便能夠勇敢地為我們的人生想將來與定計劃,至於[行動]與[計劃]就是幫助我們回歸現實當下的好辦法,當我們看到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完成所定下的計劃時,我們便能肯定自己及感到盼望; 這正是一個良性循環: [行動]與[計劃], [肯定]自己, [憧憬]與[盼望], [行動]與[計劃], [肯定]自己, [憧憬]與[盼望]. 專注放鬆而非放空 - 面對問題什麼都不做會令人好不耐煩,這並非我們的習慣; 而寧靜環境卻能驅使人真正面對自己或從迷失中尋回自己. 可是,當個人只要停留在靜止或寧靜的環境裡一段短時間,便會開始感到渾身不自在,發覺原本認為是寧靜舒適的東西也會變成為好不容易地適應它. 如果我們要認真地安靜自己,研究發現並不是去放空自己的腦袋,如坐在沙發上在電視機前發獃,等等,這樣是沒有幫助的,反而腦子裡會不自覺地跑出許多東西和片段,可能令自己更疲憊,毫不自在或喚起許多煩惱; 而我們可以嘗試做腹式呼吸的專注放鬆練習,由簡單地將專注放於自己呼吸上開始學習活在當下; 你也可以走進去大自然去做五感練習,從個人的五個感官去享受大自然的豐富景色,這些都是擺在眼前和已擁有的美好東西卻常常被我們忽略了,當我們置身於大自然的環境裡時也好讓我們去通過五感去感受自己,更深地認識自己,仔細地了解四周環境和發現裡面的東西,你會察覺你以前真的錯過了很多東西,這正是由寧靜作為起點開始去活在當下. 相反一直以來,我們在忙亂的生活中都習慣了透過吃喝玩樂去減壓,為個人帶來享受和快樂,或麻醉自己,這些都是個人習慣了的舒適區; 故此,當我們要去改變適應寧靜與靜止時便感到困難. 安靜其實是一個挑戰,會驅使我們跳出自己的框架並有機會真正地面對和突破自己! 焦點不是好與壞 - 我們總想生活一帆風順,有些人更會每年求神問卜也想避免壞事發生,可是,人生總是無法逃避困難與苦境,總會遇上不少難題及困擾,令人苦惱,有時壞事也會不斷發生而且好像接踵而來及堵塞不完,甚至,自己做好事也不一定有好結果,令人十分沮喪和灰心,所以,生活焦點不是放在壞事或好事,而是我們將重點探討如何應對問題,活在當下和看此時此刻,無論壞事與好事,我們都好好地為自己的人生努力地活一場. 信仰是重要 - 人生路上難免有許多抉擇,有時我們會感到這些抉擇可能會影響自己的一生,這樣要作出選擇就更感艱難,無助,好不自由; 其實,許多選擇的課題都是關於核心價值觀念,例如:金錢,前途,愛,對與錯,等等,而當人們要做選擇時都會忽略了信仰這個重要元素; 其實信仰本質上是探討人生意義及價值觀念,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當人生面對抉擇困難時,信仰可以指導我們作出合適的選擇與恰宜的決定導向我們所盼望的人生,讓自己重拾人生的掌控感與自由. 價值信念是能力 - 信念跟個人價值判斷有關,而價值判斷則與我們的情緒有關連; 因為在腦部情緒區域內包含價值判斷的部份,所以,價值判斷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亦能控制我們的情緒. 故此,信念亦與我們的人生意義有關; 當個人擁有清晰的信念時,我們便會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會努力不懈地奮勇前行; 相反,當個人沒有信念時,便會漫無目的,感到迷失,甚至任意而行,使人容易墜入沉溺行為與成癮問題裡. 所以,信念既不規範,也不會限制我們的自由,反而更能增加個人能力抵禦逆境. 避免[苦果自尋]就要避免三種不恰宜的面對問題的方法 - 無論是刻意地逃避或迴避問題,不知不覺地重覆問題,或催迫地補償或彌補,以上三種面對問題的方法都不恰宜,只有正面地面對問題及現況,多方面了解,包括換位思考,留意個人的情緒和不被情緒主導,整全地分析問題,及真正地認識可能會出現的結果,不去忽略或漠視,然後作出個人理智的選擇,無論結果怎樣都勇於承擔,才能真正地幫助自己跨越人生不同階段的挑戰,所以,不良的結果往往是一個人以錯誤的態度面對其問題與缺陷(阿德勒個人心理學). [懼怕]的癥狀是[退縮], 注意! - [懼怕]的癥狀是[退縮],使人寸步難行,最終失去改變的可能性; 所以,什麼使人退縮,就是跟情緒有關,懼怕使可能性枯萎,甚至阻止你一小步的嘗試,令你舉步為艱; 憂傷的是[懼怕]可以巧妙地以[退縮]或[迴避]顯現出來,所以,當我們出現退縮或迴避的行為反應時,我們可以問自己我們懼怕什麼或驚恐什麼,這樣能幫助清楚了解自己這個行為反應,並增加逐步改變的可能性. 要關注個人內在慾念 - 我們都知道個人慾望可以是無止境的,可以是購物,成就,個人聲望,或者對別人的要求,其實[滿足慾欲]是關於個人的佔有慾,而通過佔有來滿足個人安全感,所介意的是個人佔有多少; 相反,[簡單生活]是對個人的挑戰,個人能否做到簡單生活,所在乎的只是實際上個體的所需與所用; 而現在常提及的斷捨離概念,斷捨離所談及的不只是物件,重點關注的就更是個人內在的慾念. 成功未必是好事 - 我們做事都想成功,這是每個人的自然期望,成就感更會使人快樂興奮; 可是[過往成就]亦可能造成我們[聚焦停滯]的情況,意思是過往的成就經驗可以令我們變得因循守舊,習慣了這一套認為是好的行得通便不想改變,其實這就形成了我們的[慣性選取],習慣性更會令人容易忽略了周遭環境的改變.特別當環境壓力愈大時更會使人趨向逃避改變,容易按過往經驗走進慣性選取的循環裡,不願意或不想改變,而欠缺創意革新與冒險精神,這亦好像俗語說停滯於”創業難守業更難”的困局. 放眼未來 - "大多數人只看到現在,從未放眼未來."(Albert Einstein) 眼前的往往是一大堆問題,容易令人苦惱或沮喪; 放眼未來不只幫助你去尋找答案,思想將來更加能夠讓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渴想的是什麼,這樣會鼓勵你突破目前的狀態,尋找嶄新的方案和不一樣道路,跳出負面情緒,甚至放低怨氣,讓自己更有活力地繼續前行. 良好的時間管理 - 隨著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忙碌,快速高效備受推崇,所以,時間管理研究在過去20年變得越來越流行,對該主題研究的興趣更廣泛,包括:商業,計算機,性別研究,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方面,時間管理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儘管時間管理主要是基於工作及職業技能,但最佳時間管理與幸福感之間的聯繫最為緊密:時間管理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對比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更強72%,良好的時間管理也能夠減少痛苦的感覺. (資料來源:英國心理學會) 等候 - 隨著科技發展,世界極度急速,好多事情都可以在一迅間完成; 可是,我們知道許多事情都必須天時,地理與人和的配合,在等候的過程裡便諸般不習慣,十分不自在; 雖然等候會使人焦慮不安,但是有時必須的; 等候不等如躺下來什麼都不做(躺平),而是學會活在當下,只按個人信念繼續做可以做的事情,並享受此時此刻的過程. 每個人都擁有的黑暗面(Dark side) - 嫉妒會激起個人的黑暗面,主導了我們的情緒,擾亂我們的思想,更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嫉妒是因為比較而開始的,所謂"人比人,比死人",比較會容易令人比下去,甚至能令人忘卻了自己擁有的東西,值得珍惜的人物,自己天賦的能力和才華,等等,反而去追求或爭奪別人擁有的東西,最終是怎樣都做不到和努力也做不好,甚至結果是一無所有,感到迷失,也錯過了擺在眼前的機遇,及失去了自己所擁有的. 活在當下的秘訣 - 我們都知道活在當下是很好的,因為不會加增個人的愁煩,更可以輕輕鬆鬆地生活,非常自在; 而要活在當下,那麼我們就是要忘記背後和努力面前,這樣,更可以預備自己向著標竿直跑. 所以,活在當下的困難就在於如何忘記背後; 其實,忘記背後的秘訣就是接納和放低自己的過去,而過去的問題往往最糾纏我們並且正是鬱結所在,使人苦惱不堪及出現緊張焦慮. 人生經歷 - 我們常常聽見以生命影響生命,能做到這樣是很有意義的,卻也十分困難; 因為,我們必須要有點歷練,個人生命才會成長,我們對生活及人生才能有深刻與令人感動的體會的; 最艱難的是當自己在歷練時,個人容易情緒低落,我們也可能會被慾念與惡念於個人生命裡暗暗地滋生繁衍,扭曲個人的信念和價值觀,使人跌倒; 而只有當我們將人生經歷轉化成具有豐盛意義的生活經驗時,我們才能做到以生命影響生命. 此時此刻是永恆 - 神學家莫爾曼(Jurgen Moltmann)曾經用時間去說明什麼是永恆,他說: 過去是歷史,將來是未知與未經驗到的,唯有此時此刻是我們不斷地經驗到的,而這個不斷地經驗的此時此刻就是永恆; 所以,除了此時此刻,其實我們就沒有擁有別的東西了,歷史與過去是追回不了,將來亦是沒有人會知道的,故此,如果一個人不能活在當下的此時此刻,我們也不能活在任何空間和地方,就不能感受到輕鬆自在. 地圖 - 輔導學裡的敍事治療藉由地圖說明了一件事,當我們要去一個地方,其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路徑和方法,而不只有一個途徑的. 沒錯的,歷史與經驗雖然塑造了你或我們每一個人,但以不同角度去看一件事情都能帯給你或我新的發現及體會,突破和改變的可能性亦可以由此而開始產生,從過去吸取教訓,並讓我們可以後有更好的將來與人生; 但是,痛苦經歷與負面情緒往往拖著我們個人的後腿,使我們糾纏下去,若然,我們不願放手,便會寸步難行,更會影響我們的將來,使我們的人生繼續痛苦下去. 角度係選擇 "角度係選擇."(瑪雅) 一個女孩被炸斷了腳,身邊的幾個朋友全部即埸死亡,她好艱難才找到適合的義肢,長大後她結婚,擁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 縱然生活十分困苦,曾經歷多次失望,一直以來,她仍感恩自己可以生存下來. 選擇有時是痛苦的,因為要離開舒服區,要放低執著,甚至要犧牲個人想法,但是;若不改變只會依然停留在困境,繼續於情緒的困擾裡,及限制了視線的角度與失去了個人的選擇. 評論已關閉。
|
作者悅意輔導事工的專業心理輔導員 類別
全部
|